11月20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潍坊市委宣传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与我校共同主办的张军桥烈士事迹宣讲会在太白湖校区举行。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我校党委书记卢国华,副书记、院长李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杰,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田玉胜,济宁医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参加活动。

宣讲会上,时任张军桥大学辅导员、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姜忠华,张军桥大学同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姚福旺,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殷金娇,“军桥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队员、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团长侯佳谊,校报编辑刘洪国,分别以张军桥同志的老师、同学、同事、学生的身份,再现了张军桥从求学、行医再到公益的人生轨迹,生动展现了他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

专题片《生命至上》以张军桥的生命轨迹为脉络,将“医学人文”的温度与“生命至上”的信仰深度交织,铺展一位医者用38年人生诠释“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动人答卷;情景对白《心痛的告别》,以隔空对话的形式,演绎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告别,礼赞了超越生死的医者仁心,引发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思考;诗朗诵《生命的“桥”》,以公益、担当、救援、友谊等多重桥的意象展现张军桥医生跨越国界、生死与职业的精神丰碑;原创MV《张军桥 一生为救人》,深切缅怀了张军桥同志“一生为救人”的崇高信念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济宁医学院教职工代表、附属医院医护员工代表、共产党员代表和学生代表500余人聆听宣讲。


康复医学院党总支书记苗冠群表示,聆听了张军桥医生的事迹,深受感动和教育。张军桥医生坚守临床和教学一线,用精湛医术和奉献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他发起“心跳行动”志愿服务,远赴非洲传递医者大爱,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并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他的精神令人感佩。作为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将以张军桥医生为标杆,把英雄精神融入育人实践,引导师生在教学科研中锤炼本领,在康复服务中践行初心,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温度的人才,让英雄精神、大爱情怀在守护生命健康的征程中薪火相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显朋表示,张军桥同志用38年短暂生命诠释的“医者仁心”与家国担当,是最鲜活的思政教材。从援鄂抗疫的无畏逆行到援坦救难的英勇牺牲,从临床一线的执着坚守到公益科普的无私付出,他以知行合一的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我将把他的大爱精神融入课堂,引导青年学子在感悟楷模风范中涵养社会情怀,既精进学业本领,更厚植责任担当,成长为有益于人民、报效祖国的时代新人。
法医学院辅导员苏潇男表示,张军桥烈士的事迹让我深受触动。他以生命践行使命,用奉献诠释担当,这正是我们医学教育中最为珍贵的灵魂。张军桥烈士发起“心跳行动”,致力于“人人会急救,敢出手”,这是对“生”的权利最直接的捍卫。而我们法医学,则是为无声的逝者代言,探寻死亡背后的真相,这同样是对生命尊严的终极守护。一个守护“生”的希望,一个捍卫“逝”的尊严,两者共同构成了对生命全周期的尊重与敬畏。未来,我将引导学生以张军桥烈士为榜样,把对生命的敬畏融入每一次实践,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法医学的严谨与人文关怀薪火相传!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雷表示,在张军桥烈士的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健康卫士的身影,他敢于担当,疫情期间勇往直前;他热心公益,义务为群众开展心肺复苏培训;他英勇无畏,援非期间勇救溺水民众而离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张军桥同志为了群众健康奉献自我的高尚情操和危难时刻为了他人生命安全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苦练业务技能,为骨科疾病患者解除病痛,以实际行动践行崇高的职业精神,为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临床医学院2025级学生夏同灿表示,张军桥医生的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将崇高的职业精神融入平凡日常的坚守。他让我相信,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更在于其宽度与温度。与其感慨时光易逝,不如像他一样,用专业和热情去温暖世界,尽力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张军桥医生是一座永存的“桥”。他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怀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和为大众服务的热情,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护理学院2024级学生陶思源表示,听完张军桥烈士的事迹,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他用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张军桥烈士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坚守岗位、无畏逆行的精神,与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追求高度契合。我会以张军桥烈士为榜样,扎实学好专业知识,锤炼护理技能,秉持救死扶伤的初心。在未来的护理岗位上,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医护人员的使命。
【信息来源:宣传部 撰稿:蒲丽娜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